
(通讯员刘璎慧)7月1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426报告厅内学术氛围浓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勇辉研究员以校友身份重返湖南师范大学,与师生们分享了其团队在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革新成瘾行为干预方面的前沿成果。
目前,各类成瘾问题依然是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李勇辉研究员指出,成瘾的本质在于环境线索与神经奖赏通路形成了失控连接。基于成瘾记忆原理,其团队结合脑科学、心理学和信息科学技术,搭建了虚拟现实技术平台。
李勇辉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团队的创新研究方法:通过探索基于跨感觉通道环境刺激的物理、感知觉和情绪特征与成瘾记忆之间的关系,定制设计个性化的虚拟毒品场景。研究采用穿戴装备同步记录个体的主观报告、心理、眼动、生理反应等多维数据,深入研究虚拟环境下成瘾者渴求的多维反应特征。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建立相应的分类模型,能够客观测量渴求状态和成瘾行为的严重程度,并开发了相应的评估工具。
在干预技术方面,李勇辉研究员介绍了团队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的正念防复吸、记忆调控、情绪调节等心理干预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做法。该系统能够设置不同层级的刺激线索来开展干预训练,让戒毒人员在虚拟现实模拟的高复吸场景下学会多种应对毒品诱惑的方法,从而降低成瘾者离开戒毒所回归社区后在高危情境下的复吸风险。这一VR系统能够精准模拟吸毒场景,在戒毒所构建起个性化环境线索库,并通过专利技术在河北、湖南等地实现了差异化应用。
讲座最后,李勇辉研究员展望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成瘾干预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强调这项技术不仅能够为成瘾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还将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李勇辉研究员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成瘾行为评估和干预中的应用研究,展现了心理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为解决重大社会问题提供了科技支撑。这场学术讲座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了前沿的学术知识,也体现了湖南师范大学校友在各自学术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进一步彰显了学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成果。
一审:吴 奇
二审:杨铁林
三审:丁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