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黄锡林教授做客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详解 “闪动技术” 拓展创伤干预新维度

发布者:杨铁林 发布日期:2025-11-17 访问量:

 

 

通讯员 丁佳怡)11 月 14 日晚,应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邀请,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东湾分校客座教授、美国加州注册心理咨询师、美国眼动疗法认证咨询师黄锡林教授第三次到访该院,在七楼会议室开展题为 “闪动技术的理论和应用” 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该院凌辉教授主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师生积极参与互动。

讲座伊始,黄锡林教授以自适应信息处理模型理论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解析创伤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机制。他指出,创伤发生时,个体的自适应信息处理过程可能遭遇中断,导致创伤性记忆 “冻结”,进而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具体表现为再体验、负面认知、过度警觉等典型症状。为帮助师生全面认知创伤的多元形态,黄教授进一步厘清创伤的复杂分类:明确区分危及生命的 “大 T 创伤” 与由累积性压力导致的 “小 T 创伤”,并细致梳理两类核心创伤类型 —— 源于恐惧、由无力感驱动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基于内疚与羞耻情绪的道德创伤,极大拓展了在场师生对创伤本质的认知边界。

随后,黄教授以其与凌辉教授共同撰写的代表作,同时也是闪动技术在中国的第一部专著——《闪动技术:无需创伤暴露的心理创伤治疗新方法》为依托,系统阐释了闪动技术的核心技法。为让师生直观感受技术实操逻辑,在凌辉教授团队成员协助下,他引导全场师生开展闪动技术现场体验。参与者按照指导,先将象征创伤记忆的内容 “封存”,再全身心投入能带来平静或愉悦感受的正面参与焦点(PEF),并在黄教授的指令下依次完成深呼吸、“蝴蝶拥抱”、快速眨眼等操作。体验结束后,多位师生分享感受,普遍反馈情绪趋于平稳、身体紧张感显著缓解,亲身验证了该技术 “无需暴露创伤却能快速平复身心”的独特优势。

 互动提问环节,现场师生踊跃发言,围绕 “闪动技术是否仅能平复即时情绪、未触及深层创伤处理”“该技术是否存在标准化干预参数(如操作次数、疗程时长)”“闪动技术与快速眼动法(EMDR)、暴露疗法的核心差异” 等关键问题展开探讨。黄锡林教授逐一作出细致深入的解答,逻辑严谨、见解深刻,进一步深化了师生对技术应用场景与边界的理解,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讲座尾声,凌辉教授作总结发言。她对黄锡林教授不远万里到访、毫无保留分享学术成果表示衷心感谢,强调此次讲座不仅让师生系统掌握了闪动技术的理论体系与实操方法,更为学院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与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凌辉教授透露,课题组将持续推进闪动技术在中国临床情境下的应用验证与本土化优化,致力于为创伤干预领域提供更安全、有效的科学工具。

一  审:凌  辉
    二  审:杨铁林

 三  审:丁道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