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巧 谭雅丽)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和健全人格的新时代青年,我院结合 “五心” 育人理念,推动饮食从 “入口之物” 升华为个人与天地众生的 “持续对话”,并依托长沙市大学城 “三校互选” 教学机制,开设楚源课程《中华饮食教育》,助力学生成长。本学期课程以二十四节气食谱为核心内容,11月18日晚,该课程实践课暨结课仪式在田家炳教育书院328教室举行。活动由主讲老师谌衡主持,全体学员参与,其中包括中南大学学生1名、湖南大学学生2名。
课程结课实践环节中,师生分工明确、默契配合,沉浸式体验美食制作的全过程。从馅料调制到包捏成型,鲅鱼馅饺子鲜嫩多汁、猪肉白菜馅饺子鲜香适口、羊肉大葱馅饺子醇厚浓郁,三款经典饺子各具风味;羊肉正气汤暖心暖胃,汽锅鸽子汤清润滋补,尽显中华饮食“药食同源”的智慧;海鲜大咖汇聚鲜美元气,冰糖葫芦酸甜适口,兼顾南北风味与时节特色。每一道美食的诞生,既是对节气饮食传统烹饪技艺的传承,也是师生协作精神的生动体现。
为表彰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成果,授课老师精心准备了定制结业证书。证书上的文字不仅承载着对大家的肯定,更寄托着对中华饮食文化传承的期许。活动尾声,全体师生共同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随着 “中华饮食教育结课啦!”的响亮口号响彻现场,此次《中华饮食教育》课程在温馨欢乐的氛围中画上圆满句号。
“饮食,是我们的第一堂课:从生存,到生活,见生命,知生生。”《中华饮食教育》课程通过理论讲授、技艺实操、文化解读等多元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饮食的历史渊源、民俗内涵与烹饪精髓。参与课程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门课程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协作实践里不仅学到了知识、练就了技能,更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一碗一筷藏温情,一菜一饭见初心,这堂扎根生活的饮食教育课,既暖胃更暖心,让同学们在烟火气中读懂生活的本真,在传承中学会热爱生活、珍视点滴,把对饮食的感悟化作对生活的热忱与担当。
一审:汪玉君
二审:谭梦
三审: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