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石鸥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解析课程与教学论时代转型与数字化建构新路径

发布者:杨铁林 发布日期:2025-11-04 访问量:

 

(通讯员 丁佳怡)11 月 2 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委员、中国基础教育教材研究院院长石鸥教授应邀到访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以 “课程与教学论的时代转型与数字化建构” 为题作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辛继湘老师主持,吸引了各专业师生到场聆听,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开篇,石鸥教授系统梳理了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历程中的 “三次重要转型”,清晰勾勒出学科演进脉络:第一次转型打破 “强教学论、弱课程论” 的传统格局,实现 “课程与教学论” 的整合发展;第二次转型从 “两论整合” 进一步演进,形成课程论、教学论与新兴 “教材论”“三论凸显” 的新格局;当前正经历的第三次转型,则是数字时代催生的新质转型。他特别指出,伴随改革开放、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国家教材管理机构的完善和数字技术的赋能,教材研究已从学科边缘走向研究热点,构建 “教材学” 的呼声日益高涨。

随后,石鸥教授深入阐释了数智时代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重塑教育学知识的生产方式与空间结构,推动知识生产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同时构建起专家、教师与智能体群智协同的全新格局。面对这一趋势,他呼吁教育学作为母体学科,其核心分支课程与教学论应积极融入新文科建设路径,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交叉学科发展趋势,为自身在数字时代的持续发展与质变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围绕 “三论之间的应然关系”“课程心理学化”“教材与考分脱钩” 等热点问题与石鸥教授深入探讨。石鸥教授逐一细致解答,同时鼓励青年学者着力构建系统思维,培养批判性质疑精神,为后续研究拓展广阔空间。

整场讲座既有对学科发展历史的系统溯源,又有对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前瞻性探索,内容详实、见解深刻,为在场师生带来了全方位的学术启发,引发了热烈的思考与讨论,为我院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引。

一审:杨铁林

二审:辛继湘

三审:丁道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