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向红、沈琪、王金旺)3月29日上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振天教授应邀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生作题为《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学术讲座。学院院长刘铁芳、廖湘阳教授与6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交流活动。
刘振天教授结合教育部教学评估工作实践,系统梳理了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历程。他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正处于从"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四代评价理论向新型体系转型的关键阶段。针对当前存在的"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现象,刘振天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其对教育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强调破除"五唯"痼疾对重构教育生态的重要性。
围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刘振天提出构建多维评价体系的三项策略:一是借鉴潘懋元先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建立"质量-效益-贡献"三维评价模型;二是实施分类评价机制,推动高校依据办学特色差异化发展;三是强化增值评价,构建动态发展的评价反馈系统。他以厦门大学评价改革实践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将理论创新转化为实际成果。
在交流环节,师生就"量化与质性评价如何平衡""地方高校改革突破口"等问题展开讨论。针对某教师提出的"评价改革如何避免矫枉过正",刘振天建议:"改革不是全盘否定现有体系,而是建立更科学的补充机制,例如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纳入评价维度。"廖湘阳教授总结时表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价值,为教育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角。
刘振天教授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其研究成果在高等教育评价领域影响广泛。本次讲座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前沿系列讲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强化学科建设,推动教育理论与改革实践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教育创新人才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