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凌秋 欧阳熙 巫秋雯 李艺)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联系学院工作的学校党委负责同志提出的“心理学系教师要为全校师生心理健康提供保障服务”要求,践行学院“五心育人”之“心理教育健心”理念,2025年9月16日晚7点,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师党支部携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聚焦2025级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成功举办了“党建引领 心路启航——院校共同助力心理健康、家校携手赋能新生适应”主题“党建开放日”活动。活动创新采用“线上直播访谈+线下联动研讨”双轨并行模式,线上主会场设在学校励德楼星空直播间,面向全校2025级新生及家长实时直播,分为学生篇和家长篇;线下分会场设于教育科学学院七楼会议室,学院党委书记向发意、副院长丁道群、专职组织员王赛波、心理学系教师党支部党员、心理学专业学生党员同步收看直播并开展线下研讨。
聚焦新生适应,专家云端支招
在线上学生篇中,心理学系教师党支部的专家们充分发挥研究特长,聚焦新生入学初期常见的心理挑战提出建议。曾子豪从情绪角度深入解读了“心理断乳期”,引导新生理解并接纳自己的归属感需求;郭昫澄从行为视角入手,描述了适应性行为的具体表现,并强调转变大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陈永香则聚焦学习动机,阐述了如何激发“内在动机”以实现高效学习,并结合了AI辅助学习等方法,为新生们提供了科学实用的行动指南。
赋能家长陪伴,携手同心护航
在线上家长篇中,针对新生家长的焦虑与困惑,专家们同样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段长英从发展心理学角度,阐明“分离个体化”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建议家长从“管理者”转换为“陪伴者”;张瑞婷则提供了“共情式倾听”等三种具体沟通话术,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更有效的情感连接;王玉龙围绕“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边界、识别潜在心理预警信号以及家长自我情绪调节”三个方面进行了指导,赋能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知心人、陪伴者。
线下联动研讨,共商心育良方
在线下分会场中,党员教师与学生党员围绕线上直播话题和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学院党委书记向发意对心理学系教师党支部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要以心理服务为纽带,将专业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影响力,走好新时代党建引领育人工作的实践之路。学院副院长丁道群强调要促进党建工作与心理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组织员王赛波强调要充分挖掘公共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党支部书记张湘一、系主任屈卫国、钟毅平教授、史滋福教授、范兴华教授等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深入剖析了我院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交流了针对性的应对思路,以期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促进共发展。学生党员表示,要进一步强化自身专业学习和实践,利用专业优势赋能学生心理健康,强化心理学人的使命担当。
本次活动是教育科学学院深化“五心育人”品牌建设、推进“心理教育健心”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基层党组织主动服务学生成长、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搭建“学校—学院—家庭”三方协同联动的暖心桥梁,心理学系教师党支部有效发挥组织优势,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育人成效,为新生及家长提供了及时而专业的关怀与指导。此举不仅体现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担当与作为,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一审:张湘一
二审:杨建辉
三审:向发意 王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