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青春之我|袁蓉:理性钻研“游戏”人生

发布者:丁文珺 发布日期:2021-10-22 访问量:

 

 

  袁蓉,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三(共53人)。在校期间曾两次获一等综合奖学金,一次三等综合奖学金,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两次获国家励志奖奖学金;获评湖南师范大学第十六届“师大之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心理科学》、Journal of Health Paychology、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篇。
  现已免试保送至
北京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袁蓉有一种把一切都看得很淡然的感觉。很多人临近毕业,难免会有遗憾,但她却一时有点儿想不起来什么。袁蓉讲起这样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过去的遗憾就让它过去,重要的是现在能做些什么。

现在会成为过去,未来也会成为现在,袁蓉抱着这样的想法,用一种笃定、自然的步调走着,趁着自己目前已经直博到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有着很长一段的闲暇时间,她正在尝试着体验未来的生活。“以后就不会像之前一样有人给你安排课表,有人给你安排事情了”,所以现在要去体验,学着自己规划,找到自己的方向。


对科研的喜欢:

要坚持、勤奋、不怕困难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好奇心

对无尽的科研世界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好奇

最初,其实袁蓉不知道应用心理学会学些什么,她只是模糊地有些感兴趣,想着以后可能出来做心理咨询师吧,好像挺有意思的,于是就报了这个专业。在几年的学习里,她对本专业更加了解后,才发现自己更喜欢的是心理学的科研方面,“原来不止可以当心理咨询师啊。”

大一的下学期,袁蓉接触到了科研。当时,班导师在班上发布通知,说对科研感兴趣的本科生可以加入他的课题组。此后,她从心理学的“科研小白”逐渐蜕变成了“入门级选手”,之后又在更多的科研实践里对心理学科学研究有了越发深入的认识。

那段时间,应用心理学专业也开始上心理咨询方面的课程。袁蓉意识到,自己可能的确不适合咨询方向。相反,综合考虑性格、能力、价值观,她都更适合做科研,她就此下定以科研为未来职业方向的决心。


搞科研的人需要什么品质?袁蓉觉得,有些品质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是共性的,比如说,要坚持、勤奋、不怕困难,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好奇心,对无尽的科研世界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好奇,愿意去发现人们复杂的心理规律。

而这个过程其实有的时候也难免有些枯燥,所以还要有耐心,要耐得住寂寞,袁蓉觉得自己最有优势的就是这一点了:“我很耐得住寂寞,坐得住。”



反思、突破与成长:

她惯常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

理性地分析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可以改进

记录自己遇到的挫折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袁蓉还记得自己的第一篇专业论文的写作过程特别曲折。从大二上学期的寒假开始,她一直在导师的指导下,数次重写论文后再反复进行修改。将近半年后,投稿的论文和前面几稿完全不同。

她虽然也写过专业课程的论文作业,但和这次的学术论文相比,以前那些论文都只是“小打小闹”。她发现自己几乎处于什么都不懂的状态,前几稿交上去后,老师基本不是要求修改了,而是完全打破原本的结构,重新搭建框架。从2019年的一月份到五月份,袁蓉几乎整个人都泡在论文里,“相当于重写了几次吧。”


但努力是有效果的,袁蓉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现在回去看最开始论文的样子,感觉是没法看的。”她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是一次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经历。因为在这些经历里能有所突破、有所成长,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回过头去看,袁蓉觉得自己并没有特别大的心情起伏。在过去,她也会遇到困难,也难免沮丧,但她往往选择独自消化,选择“按照生活惯例,继续走下去”。她发现,当按部就班地走在生活正轨上、以平常的状态去面对生活时,好像一切确实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整理的论文文献资料


压力很大的时候,袁蓉会去公园里散步,感受草木的清香、听着虫鸣鸟叫,这能让她平静下来,她也喜欢运动,慢跑、和朋友打羽毛球也是不错的选择。呼吸完新鲜空气,重新回到宿舍后,袁蓉会开始写日记:压力和情绪波动说明生活需要改变了,她会写日记进行反思。

袁蓉很少用日记发泄情绪,相反,她保持往常的那种冷静的态度,理性地分析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可以改进。她记录自己遇到的挫折,平铺直叙,在记录的过程中也会给自己打气,她觉得“这样会对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安排吧。”

袁蓉部分日记摘要


这样理性的态度或许也和她近几年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并且越来越深地投入到这方面的科研有关。袁蓉觉得专业带给她的影响很大,也对她的成长和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助益,“我现在看事情的时候会理性很多。”从前,她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是会很笨拙,也难以控制痛苦的感受,会出于本能的想法和行为做一些没有价值的事情。但是现在袁蓉觉得,自己更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拥有对事物的控制感:

在实际走上某条路前

很难去具体想象这条路是怎么样的

所以要给自己一些机会去探索

大三教育实习的时候,袁蓉和同学们一起去高中当实习心理老师,教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规划。临到分别时,班里的学生们共同送了袁蓉一份留言集,有个小孩子在本子里写,要以她为目标,将来当她的校友。袁蓉对这件事印象深刻,“如果我的经历可以激励到他们的话,那真的挺好的。”

实习学校学生留言


虽然自己一直是他人眼中的目标和标杆,但袁蓉其实对自己设定的目标并没有极大的执念。她对未来有着预设的大概方向,但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断调整。

“如果说一直有着很清晰的目标,可能有些不切实际了。”袁蓉觉得,在实际走上某条路前,很难想象到这条路具体是怎样的,所以要给自己一些机会去探索,把模糊的目标逐渐清晰化,然后再坚定地往前走,“因为有很多事情,它会超出你的想象。”

她想尽量拥有对事物的控制感,但不需要太过死板,只要始终把握好自己的方向,踏实走好每一步。至于理想的结果,那是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努力自然会带来的结果。

至于未来的生活,袁蓉充满了期待,她想要更深入地投入到科研世界里。她认为搞研究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事情,永远都可以让她超出自己能力和知识范围的边界。袁蓉最想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这也是她想做一辈子的事情。

袁蓉曾经在翔网上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文中她这样写道:人们难免在巅峰时期目中无人、在低谷期自暴自弃,而将人生看成一场游戏,困难便成了饶有趣味的、人生必经的挑战。就算挑战失败,“游戏”人生的心态也会使之合理地对待这些经历,从而在失败中汲取经验以更好地成长。


  “我觉得其实我不管是搞研究还是做其他事情,最终想永远做下去的事情,都是那种能够让我有所成长的事情。”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梦行者工作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