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体育明星立人设?无可厚非!

发布者:石新平 发布日期:2024-11-28 访问量:


(评论员 旷晓茜)“queen 文”郑钦文、“洪荒少女”傅园慧、“显眼包”吴艳妮,爱收集小乌龟的全红婵,呆萌搞笑的“大蟒”许昕……不知从何时开始,“人设”风潮悄然刮入体育圈,人设成为了每个运动明星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常规认知中,国家的运动员是日日刻苦训练的健将。他们向世人展示的,有在赛场上的拼搏,为国争光画面。但如今,当他们在赛场外,当自己真实的、性格方面的特点被大家看见时,反倒吸引了更多的流量与关注。有人抨击这种现象,认为体育明星立人设吸引来的是大量的“人迷”和“饭圈粉”,对体育明星本人的性格、爱好、穿搭的讨论变多了,倾轧了对竞技性的关注。有人对这种现象忧心忡忡,认为它正在让体育圈饭圈化,不利于体育事业发展,应当反对这种现象。

体育明星立人设现象真的应该被否定吗?从促进国家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不然。

首先,对运动员竞技性关注的适当减少并非坏处。我们今天歌颂冠军,本质上我们在讴歌其所展现出来的“更高、更快、更强”坚持不懈、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而非“冠军”这一名次。体育竞技中,胜败乃兵家常事。当我们过分关注运动员的竞技成绩,就容易产生“造神”“毁神”现象,这种现象本质上是对运动员的一种物化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一鸣惊人,打破纪录,夺得110米栏冠军在这之后,刘翔成了“亚洲飞人”,黄种人代表,被奉为“神”而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场“诈伤”“骗子”“刘降”“懦夫”……谩骂铺天盖地接踵而至,刘翔被拉下神坛,成了罪人。当运动员拿了冠军,人们称颂他,当他没达到预期成绩,人们诋毁他。这种现象背后,运动员已被物化为“拿牌”工具,运动员个人的努力、付出、拼搏,以及他所展现出的体育精神不再有价值。同样的事件至今仍在上演,巴黎奥运会夺冠种子选手王楚钦爆冷出局,于是“三十二强”“太子爷”的质疑与嘲讽纷至沓来。竞技成绩对于运动员固然重要,然而绝不能成为衡量一个运动员的唯一标准。运动员不仅仅是竞技选手,更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不以胜负论英雄,尊重每一位选手的付出,这才是我们对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应有的态度。

其次,“体育明星立人设”,在弘扬体育精神,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物质上,体育明星立人设带来的高曝光高流量推动体育投资行为的发生,最常见的就是体育明星接代言、上综艺。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运动员项目管理中心工作规范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运动员广告收益分配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原则上需向全国单项体育协会的项目发展基金上缴15%,运动员输送单位20%。即在上端,体育明星活动收益能直接反哺体育事业。在下端,民众被体育明星的人设吸引而产生喜爱的情感评价,然后“爱屋及乌这种情感被扩散到体育明星相关的体育活动甚至商业活动。这便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光环效应”。“queen 文”郑钦文爆火出圈后,是无数人对网球项目的了解与关注,“天才少女”谷爱凌让自由式滑雪走进大众视野,“小胖”樊振东的同款球拍玩偶卖到断货。在体育明星的带动下,大众参与体育活动,助力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同时,还促进大众体育消费的产生,进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精神上,有良好社会形象、广泛社会影响的体育明星,能发挥榜样作用,弘扬正向价值观。爆火的“天才少女”谷爱凌的故事中出现不少新的精神内核,比如中西合璧的国际化风貌,自由不设限的教育成长理念,乃至“美”的定义。我们着重分析第三点美的定义。 “美”的定义权素来都掌握在娱乐圈和时尚圈手里,女明星是大众眼里美的具体投射,“少女感”“A4腰”“白幼瘦”也是美的模板。但谷爱凌跟这些词都不相干。“美应该是有力量、有自信,单纯为了漂亮不吃饭,三公里五公里都跑不了,没晒过太阳,这不叫美丽,因为这不健康。”很难说人们因为谷爱凌的采访,就从此接受了美的新定义,但是,从当时的网络舆论来看,旧的刻板标准显然正在被动摇。当人们看到社会所推崇的榜样的行为时会因其崇高的社会地位与美誉度而趋向于这种行为再加之社会鼓励与推崇这样的行为受众便会从崇尚的意识形态逐步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到巴黎奥运会,古铜色皮肤,肌肉健硕的“queen 文”,被夸“太美”“充满女性力量”“真正的健康美”,冲上热搜,带动了一小波健身潮,再次印证体育明星的正向价值引领作用。

立足国际,体育明星们通过塑造独特的人设,成就了自己,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郑钦文的“Queen文”、刘翔的“亚洲飞人”、苏炳添的“中国飞人”、张怡宁的“大魔王”——这一个个响亮的称号,极大地激发了国人对体育的热爱与自豪感,也坚定了建设体育强国的信心,不仅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运动员的名字,更深刻地映射出一个崛起中的体育大国的自信与力量。它们不仅助力中国提升了在国际体育中的话语权和地位,更在全球范围内传递了中国体育的崭新风貌和强国梦想。

以上,体育明星立人设绝不该被否定。





关闭